查看原文
其他

方圆之境 | 藏在古代铜镜中的爱情宣言

湖南博物院 湖南博物院
2024-09-07

农历七月初七,是属于中国人的情人节——七夕。七夕节又称七巧节、七姐节、女儿节、乞巧节、七娘会、巧夕等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,起始于上古,普及于西汉,鼎盛于宋代。经历史发展,七夕被赋予了“牛郎织女”的美丽爱情传说,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。

“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,烛我金缕之罗衣”。从古至今,镜常被作为爱情的信物之一,承载着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愿景。古人多是通过铜镜上的图案和铭文,赋予了铜镜美好的寓意,如双鸾、双雀、对雁等图案纹饰以及“长相思、毋相忘”此类的铭文。

方圆之境——湖南博物院藏铜镜展”正在湖南博物院火热展出中,让我们透过展厅中的这些古代铜镜,一起看看古人是如何在镜中诉说爱意的。


“日光”“昭明”重圈铭带纹镜西汉直径11厘米,重196克1977年长沙杨家山出土湖南博物院藏


铭文:见日之光,长勿相忘。(内圈)

内清质以昭明,光辉象夫乎日月,心忽穆而愿,然雍塞不泄。(外圈)

镜作为日常生活用品,映照之时,把玩之中,常常会使人产生“花好月圆”的联想,睹镜念亲人,寄托着圆满、团圆、吉祥之意愿。

此铭辞意为由清白的东西铸成的镜子。其光辉如日月,可照见世间万物。有情人之间心意相通却因距离饱受离别之苦,因而借用铜镜,以缓解相思之情。



“昭明”“清白”重圈铭带纹镜西汉直径13.4厘米,重362克1975年长沙杨家山出土湖南博物院藏


铭文:内清质以昭,光辉象夫乎多日月,心忽穆而愿忠,然雍塞而不泄。(内圈)

絜清白而事君,怨阴驩之弇明,彼玄锡之流泽,恐疏远而日忘,慎糜美之穷皑,外承驩之可说,慕窔窕之灵贵,愿永思而毋绝。(外圈)

此类镜铭,学者一般称之为“相思文化”镜铭,李零先生称之为“女性赋体诗”。多以女性自述为主,以镜自喻依托相思之辞,内容不仅表达了女性对自己爱恋之人的爱之深,也蕴含了女子期盼爱恋之人对自己忠诚的愿望。


双鸾花枝纹葵花镜直径15.8厘米,重590克征集湖南博物院藏



该镜呈八曲葵花形,以双鸾为题材,呈旋转式飞舞纹饰。其中双鸾是中国古代吉祥图案,盛行于唐代。在铜镜上主要表现为双鸾相对飞翔,口衔绶带,还配以鲜花、祥云、鸟雀、神兽等。绶象征“长寿”,绶带挽结,象征永结同心,成为男女之间的“信物”,还延伸出吉祥安定、爱情美满等寓意。


双雀双鸳鸯纹菱花镜直径13.8厘米,重660克征集湖南博物院藏


此镜的主纹为两起舞雀鸟与两站立鸳鸯相间,余饰花枝纹饰。边缘处祥云、花枝相间。整面铜镜呈现出花草繁茂、雀鸟飞翔的景象。成双作对的雀鸟正是人们向往爱情忠贞不离不弃的寄托象征。



牛郎织女纹菱花镜直径18.3厘米,重624克征集湖南博物院藏


该镜呈八瓣菱花形。上半部饰流云日月,鹊鸟欢飞。下半部为银河鹊桥。桥头两端有童子扶着一男一女,相向行进,描绘了神话中的牛郎织女在鹊桥相见的情景。



柳毅传书纹镜

金(1115年-1234年)直径17.1厘米,重653克征集湖南博物院藏


镜钮上方有铭文“清铜”。画面表现的是唐代李朝威的小说《柳毅传》。记述洞庭龙女遭夫家泾阳君虐待,柳毅为其传书,帮她脱离苦难,最后生爱慕之情结为夫妻的故事。






方方圆圆的铜镜,正如一扇扇映射世风民情的窗口。“双鸾”“双雀”等动物纹饰,“牛郎织女”“柳毅传书”等民间爱情故事的再现,都饱含着古人对爱情圆满的美好期许;在镜铭中频频出现的“相思勿忘”“长乐未央毋相忘”“与君相欢幸勿忘”等词句,仿佛在不断诉说着古往今来的深陷爱恋中的眷侣的思念。那么,在21世纪的你,所思念、所期盼相见的人是谁呢?



 参考文献 

1.李零:读梁鉴藏镜四篇说汉镜铭文中的女性赋体诗,《中国文化》2012年01期。

2.杨玉彬:《阜阳汉代铜镜研究》,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,2017年。





参观小贴士


展出日期:2022年12月—2023年12月展出地址:湖南博物院三楼专题展厅本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预约方式:1. 关注湖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,点击“参观服务”预约门票
2. 登录湖南博物院官网,点击“参观”在线预约门票3. 打开支付宝,搜索“湖南博物院”小程序,点击“票务预订”预约门票开放时间:

每周二至周日9:00—17:00(16:00停止入馆)

每周一为闭馆日,逢法定节假日顺延

暑期延长开放8月22日—8月31日

(周一闭馆)

9:00—20:00(19:00停止入馆)

咨询热线:0731—84415833/84475933



稿源|王瑀

编审|数据中心

审核|陈滨

终审|段晓明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湖南博物院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